我要投稿

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信息网 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技前沿
纳爱斯攻克行业牙膏封尾异常检测难题
2018/08/23 14:19:08

来源: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信息网

作者:齐欣

导读:

  纳爱斯厂区内,飞速运转的牙膏全自动生产线上,一支支牙膏宛如游龙正齐刷刷地通过一道特别的“体检”装置,偶见极个别被“踢”出队伍……这道特别的“体检”通过检查牙膏的膏管高度以及封尾形状,就将发生概率极低的封尾异常牙膏有效拦截。

  “简单地说,就像人们进行特殊体检,通过加装识别脚部形状和身高的探测识别装置,让脚厚度异常或身高偏差大的人触发探测器,系统自动识别‘报警’并剔除。”纳爱斯集团牙膏车间主任王良军说。

  王良军形象描述的装置为纳爱斯牙膏车间自行创新,有效攻克了行业难以解决的牙膏管尾加热封尾低概率质量缺陷检测难题。“我们不断创新,是基于企业‘只为提升您的生活品质’理念,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王良军说。

  针对这种低概率封尾异常情况,行业比较普遍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各种各样的在线封尾质量检测手段,比如管尾充气检测、机械式按压检测、管尾成像比对检测等。最为成熟、先进的成像比对技术依然有漏检概率,导致封尾异常产品流入下道工序。

  多年来,王良军和车间技术骨干已把生产设备性能、成像技术原理及封尾异常牙膏管特性都摸透了,有信心能攻克此难题。因此,自去年起车间向管理要效益,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专攻“提高管尾质量检测可靠性”课题。

  他们通过对封尾异常产品的研究分析,发现主要有尾部厚度异常、管体超长等特性。根据这些特点,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大量考察、查阅资料和多次讨论交流,并经过无数次的现场观察、分析、试验,最终确定通过“模具+光电检测+自控程序”的方案来进行管尾质量检测,即增加一套特殊的“体检”装置,并编程接入主设备控制系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高速运转的设备有震动,且不同规格的牙膏管震动幅度有差异,新装置的运行参数的试验测定是技术攻关的难点所在。车间耗时1年半,经过大量的反复试验,最终寻找到了较优的数值。采用此方法后,“漏网之鱼”彻底被拦截在“体检”环节。

  “这是一项行业首创的检测方法,而且更为简易,所需要花费的硬件投入很低。我们自己的办法很管用!”纳爱斯生产调度中心主任叶立军说,这套“体检”装置有效突破了传统检测手段的局限性、提高了检测稳定性,拓宽了封尾异常的检测范围,较好地担负起封尾质量“看护神”职责。

  牙膏正在通过特殊“体检”装置 潘政涛/摄

本网维权及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标的版权均属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信息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信息网”。违反上述规定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 2.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 (非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 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新闻

  • 微信
  • 微博

新闻热点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