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品类不足成线下超市主要痛点,三四线城市居民纷纷转战电商
线下超市的商品品类不足、购物体验不佳、难以完成跨地域购买等痛点直戳消费者的心窝,这也让线上购物方式渐渐成为社会主流的消费方式和发展趋势。在三四线城市,不管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都是线上购物的亲历者,他们都在电商平台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线下超市难以满足消费需求
可以清楚地看到,线下超市的商品按照品类划分摆上不同的货架。而不同超市引进的商品也不尽相同,大型超市的商品种类相对较多一些。可即便如此,线下商店的品类再多也比不上电商的海量资源。
家住晋中的张女士想在网上购买一款澳佳宝牌子的月见草油胶囊,可来到超市遍寻不到,询问导购员,对方更是一脸茫然,继而开始向她推荐一些国产的保健品。张女士急着用,便又问哪个超市可以买到,对方一脸冷漠,只回答说:“不知道”。最后没办法,张女士只得在京东下单,到货确实是正品,她服用之后效果也不错。这是线下超市把消费者推远的原因之一。
此外,不能将商品细分集成并迅速定位,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闲逛和寻找商品的过程中。在节奏迅速的现代社会,时间就是一切。晋中市民田小姐是一名大学生,她说起线下超市这一痛点深有体会:“我那次想买一双最近很流行的长筒袜,但很多超市卖的袜子都是普通长度的,而且都是花里胡哨的样子,真心很累,我要跑好几个超市、商家,甚至得花一上午的时间都不一定能买到。”实际上,只要在京东的搜索栏输入长筒袜,在海量的商品中,很轻松就可以找到田小姐心仪的款式,而且很快就可以收到货。
海量的商品是电商立足的一大根本,也是线上商店最为欠缺,却又很难弥补的痛点。在本报进行的消费者消费调查中显示,在线下购物痛点一栏中,有45%的消费者选择了“商品品类齐全”的选项,其他线下购物痛点还包括“打折优惠少”、“耗时费力”、“购物体验差”、“基本没有售后服务”等。
中青年率先转战电商平台
随着各大电商巨头对三四线市场布局力度不断加大,电商逐渐成为晋中超市采购的首选。数据显示,84%的晋中人经常或偶尔在电商超市购物。
苏女士在晋中市一家国企任职,因为工作忙,不管是个人物品还是家里所需的卫生用品,她都一并在京东超市购物,家里负责看孩子的老人只要在家等着接收快递就好。她笑着说:“婆婆也夸我会持家,体贴到了她的感受,现在大家都感觉挺幸福的,要不然老人在实体店里买东西,一来容易跑得太累,二来搬个重东西也容易受伤,毕竟年纪大了。”
除了苏女士的婆婆,在晋中这座小城,还有不少人对线上购物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因为线下超市退换货不痛快,刘大娘学习线上购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她周围的老姐妹也渐渐被她感染,成为京东超市的铁杆粉丝。省钱不说,因为线上购物她们和子女的距离也拉近了。现在,她们的日子也越过越有幸福感。“每天我们几个跳完广场舞,一回家京东超市买的菜刚好送到,然后回家一做饭就好,孩子们也都挺喜欢现在这种方式的。”赵大娘跳完舞,擦着汗珠笑着说。
尽管线上购物越来越普及,据京东大数据显示,晋中消费者仍以中青年人群为主,年龄段在26-35岁人群占比达45%,16-25岁人群占比达26%。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占比达67%。职业上以农村消费者、公司职员与校园人群为主,比例达78%。同时,84%的人群对商品评价敏感,67%的人群对促销较为敏感,“比超市便宜”、“味道不错”、“口感不错”等成为消费者对京东超市评价最多的关键词。
在线下商店主要采购食品相比,日化用品是晋中人网购的最主要品类。京东公布的2017年大数据显示,从近一年的销量来看,晋中消费者偏爱购买京东超市的前五类商品分别是:衣物清洁、饼干蛋糕、卫生巾、休闲零食和家庭清洁。
如果线下超市不抓紧时间改进在产品丰富度、价格、售后等方面的滞后体验,面对各大电商平台在三四线城市深耕下沉布局的冲击,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战电商平台,感受科技和网络带来的幸福感。
相关新闻
-
- 推进轻工业数字化“三品”进程——第十三届中国轻工业信息化大会在北京举行
- 2023-04-19
-
- 工信部组织开展第五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荐工作
- 2023-04-14